Uncategorized

道德經 第 46 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譯文]天下人都遵循「道」時,天下就會太平,戰馬無用武之地,就可以看見用戰馬耕種的景象。天下人不遵循「道」時,連戰馬都不得安寧,要在戰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人間最大的罪過就是佔有慾太強時所所犯的,最大的禍害是因為不知足所起,想掌控而強占他人的事物是最受指責的過失。所以知道「知足」是一種滿足,那就能夠常有滿足。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人子啊! 你希求黃金,我卻希望你割捨它。你以為有了它便是財富,我卻認為你的聖潔才是財富。憑著我的生命! 這乃是我的真知,而那卻是你的幻夢,我的道怎能跟你的一致呢? —巴哈歐拉 ,隱言經上56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45

45th ChapterThe one with the greatest perfection is so different from what the world understands, that to the world he is imperfect. But his usefulness is not imperfect.The one who receive the most bounty, as he gives to the world, appears like he keeps losing. But his usefulness does not […]

道德經 第 45 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譯文]最圓滿的事物,他的作為不屬於世俗的,所以在世人眼中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從他的自性起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實富有的生命,他的精神財富不為人所見,所以在世人眼中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那精神財富利益人的作用是無窮盡的。最正直的人,他懂得成全別人,所以看似他受了委屈或顯得沒有原則;最靈巧變通的人,他採最簡單的變通方式,因為沒有顯出一般人的巧取,所以反而好似最笨拙的;最具知識而雄辯的人,他必要時才開口,他的不多話,好似不善言辭一樣。安靜的心勝過浮躁的心,冷靜的心勝過火熱的情緒、慾望。心回歸清靜,一切事務就會回歸有序。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經上有故事說明耶穌的富有: 耶穌是個窮人。一天晚上,他去野外,時逢下雨。他無處躲避,就抬頭望著天空,說:「天父啊!你為天上的鳥兒築了窩巢,為羊群立了欄圈,為走獸造了洞穴,為魚兒建了礁堡,可你沒有給我庇護啊。我無處安身,我的床榻就是冰冷的地面,我的夜燈就是星星,我的食物就是野草。即便如此,世上又有誰比我更富有?就是因為你的最大福佑並未給予富人和權貴,而是給了我,就是因為你將貧窮給予了我。你將這福佑賦予了我。他們是我的。因此,我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阿博都巴哈,弘揚世界和平,4/19 關於寡言的益處,聖尊這樣說: 寡言而多行,此乃信仰之真諦。確然,凡言過其行者,當知其生不如死。保持緘默,看透事物,脫離凡塵。此乃真正安全之真諦。 — 巴哈歐拉,智慧之語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44

44th ChapterFame or your life, which one is more connected to your being?Life and possession, which one do you give greater weight?Which one gained or lost will harm you more? Therefore, if you love fame too much, you will pay a price for it.If you over accumulate wealth (and will […]

道德經 第 44 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譯文]權財名望(物質力量)與生命(道德聲望)哪個更吸引人心?生命 (表現在道德品質)的價值與物質的價值哪個更可取?名利的得與失與生命(道德)的得與失,哪一個對人的危害更大?因此過分的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於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所以說,懂得滿足,就不會有損失的屈辱感;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帶來危險;這樣所擁有的才可以保持長久,而心也才有平安。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我們的(靈性)生命完整與健全,不僅只是表現在道德的美善,生活的態度與活力的展現,使人追求不斷的進步。當一個不對追求進步的人,世間的權力地位與財富,都成為進步的限制。創造我們的創造主,要我們追求的是那光明的、使人進步的精髓,那才能真正給人充實與滿足。聖尊說: 「生命之子啊!我以威權之手造生你,並以力量之指創造你;以我光明的精髓充實你。你要滿足與此,別再求其他,因為我的工作是完美的,我的命令是必行的。不需追問,不要懷疑。」— 巴哈歐拉,隱言經上12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43

43rd ChapterThe softest of all things can move freely among the most rigid of all things.If a man has no self, there is no space that he can’t enter.From this, I see the benefit from doing things without self.Teaching with selfless actions instead of words truly benefits all, but not […]

道德經 第 43 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譯文]看似天下最柔弱的,他們卻能穿梭於那些看來剛硬者之間;不自以為是的人可以在人間穿梭不與人有衝突。我因此認識到「無為」的好處。以「不言」的身教行教化,因而達到「無為」所帶來的利益的人,這樣以「無為」利益人的人,天下是很少人能與他媲美的,也是最利益人的作為。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上帝的教導在於以行而教化人,若能言而不能行,就不能達到影響人的作用。至柔者,是謙卑於神而行道者。我們日常生活可以如何努力去表達「至柔」、因而達到體悟「馳騁天下之至堅」呢?聖尊說: 你們彼此之間當表現出寬容、善意與愛。倘若有人不能瞭解某些真理,跟他談論時,你們必須非常謙虛地協助他理解真理,絕不可帶有絲毫的優越感,或表現自命不凡的態度。……你們須祈求唯一真神讓你們品嚐服務聖道的滋味,享受謙卑和順從的甘甜。你們須忘卻自己,把眼光投向鄰人。 ──  巴哈歐拉,巴哈歐拉聖文選粹 5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42

42nd ChapterThe Tao gives birth to One.One gives birth to Two.Two gives birth to Three.Three gives birth to all things.The balance of the attributes of Yin and Yan is the spirit that makes the being come alive.People don’t like to be in a lowly position, such as an orphan, widow, […]

道德經 第 42 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譯文]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種屬性,陰陽二屬性交互作用有了創造的運動,萬物在這種(陰陽交互作用)狀態中形成。萬物在「道」的陰性孕育特質中被化育,在「道」的陽性特質接受動力來源,陰陽兩(靈)氣的諧和交互作用,是創造物生命的靈氣。人們最厭惡的就是卑下的「孤」、「寡」、「不穀」,但王公卻用這些稱謂來稱呼自己,這是謙卑的「道」的特質。所以一個得「道」的人,他是損己(處下而有犧牲精神)而利益人的;如果一個人想利益自己,反而是損害了自己的德性。別人這樣教導我,我也這樣教導別人。好強的人死無其所,我把這句話當作教導的根本。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有關創生,這天啟上帝如此啟示: ……有關創造界起源……祂確實是隱秘的寶藏。這是一種永遠無法描述甚至也無法言喻的境界。……已經存在著的一切早已存在,但不是你現在所見的形式。作用力與其受體相互作用而產生熱能,存在界便由此而生。這二者相同而又相異。此乃至大宣告告訴你的有關此輝煌結構的知識。諸如傳達賦能之力,或者接受其影響,都是藉著上帝那不可抗拒之聖言而實現的。而上帝的聖言是整個創造界之動因,除了祂的聖言外,其餘的一切都只不過是祂的創造物及其影響而已。 — 巴哈歐拉 ,智慧書簡 讚美歸於上帝,其威嚴、力量和圣美無可匹敵;其榮耀、威權和壯麗無與倫比。祂何其崇高,遠非人類的想像可以理解,沒有什麼堪與祂對等或同一。祂以超絕雄辯之話語和宣說明確宣布了祂的正道。確然,祂是擁有一切者、至尊者。當其想讓新的造物出世,祂便讓昭然明亮的元點出現在祂聖意的地平線上,它透過各種徵象,並以各種形式彰顯自己,直到按照上帝那萬民之主的吩咐而達於巔峰。 這元點就是諸聖名環繞的核心,標誌著神聖字母在造物界彰顯的頂點。藉由它,令人費解的奧秘初露端倪,所具備的神聖符號開始顯現,祂在至大聖名中彰顯——這聖名被記錄于輝煌書簡,銘刻在神聖、蒙福的雪白捲軸。當元點與出現於《古蘭經》第一章開端的第二個神聖字母連結時,它就穿越了闡述和宣說之諸天。然後,上帝的永恆之光傾灑光焰,在見證之天的中心爆發,從而產生了兩大神聖光源。榮耀歸於那不可諭示、不可描述、不可斷言、不可證明之仁慈者。祂確然自始至終都是命定者、普施者。— 巴哈歐拉 ,光輝書簡 在這天啟,上帝顯聖者巴哈歐拉對地上的君王有這麼一段類似的啟示: 「地上的君王啊!祂,至高統權之主已降臨。天國屬於上帝,萬能的護佑者、自生自在者。當以喜悅的心崇拜上帝,要抬頭仰望萬名之主。這是你們所擁有的任何東西所不能與之相比的啟示,但願你們能明白。 我等看見你們,因累積了從他人掠奪來的大量財產而興高采烈,看見你們自外於只有我典藏的書簡,才能估量的世界。你們累積的財富已使你們遠離了自己的終極目的。這對你們而言極為不合適,但願你們能明瞭。當把塵世的污濁從你們的心上洗淨,盡早進入你們的主,天地的始祖之王國。祂令世界戰慄,使除了那些捨棄一切並堅守隱密書簡的誡命之人外,所有其民慟哭。」 ──  巴哈歐拉,巴哈歐拉聖文選粹 105 君王掠奪他人的大量財物就是「益之而損」的作為,損失了什麼? 「遠離了自己的終極目的」,折損了原本被賦予的君王之崇高與尊貴地位。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41

41st ChapterWhen a great truth seeker hears of the Tao, he practices diligently.When an average truth seeker hears of the Tao, he does not follow the precepts formally, so the benefit from following Tao is not great, he sometimes retains it and sometimes not.When one who disregards seeking the tru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