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用對心來信神

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來信神才是用對心?用對心與用錯心有什麼樣的不同作用是我們可以察覺的?這裡就讓我們來談談這個問題。 聖尊說: 「作用力與其受體相互作用而產生熱能,存在界便由此而生。這兩者相同而又相異。此乃至大宣告告訴你的有關此輝煌結構的知識。諸如傳達賦能之力,或者接受其影響,都是藉著上帝那不可抗拒之聖言而實現的。而上帝的聖言是整個創造界之動因,除了祂的聖言外,其餘的一切都只不過是祂的創造物及其影響而已。」 巴哈歐拉,智慧書簡 從這句話告訴我們,我們要是個受體,方能接受作用力來的的作用,並在其作用下產生相應的效應。這是物理知識中我們已經理解的,這原則也是人與神關係中的一種產生交互作用的原則。這裡說「兩者相同而又相異」,也就是兩者缺一不可,需要同時存在才能產生作用的。從這也就意喻著,要看見神轉法輪,我們是要進入法輪的作用中,也就是遵守戒律與上帝啟示的原則,使自己在那作用力之中,方能在作用力中看見作用的效應,因而見證上帝話語不是只是話語,它有力量,它能在我們心靈產生作用,我們在那作用下也能看見作用的效應與結果。我們在那效應中因此認識上帝的愛,也就是這裡所說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熱能」。這是因感受到神的愛,也對神有了愛,那愛在我們心中燃燒就像愛火一樣。在那作用中,我們會感覺到一股力量,心靈的力量,感覺到更有能力,也就是這裡說的「賦能之力」。感覺到上帝的愛,那本身就會產生作用效應,那就是我們有了勇氣與力量,感覺到上帝的愛賦予了我們能力。 那我們可以如何開始經歷這種奇妙的力量呢?這段話告訴我們,「藉著上帝那不可抗拒之聖言而實現的,上帝的聖言是整個創造界的動因,除了祂的聖言,其餘的一切都只不過是祂的創造物及其影響而已」。這裡很清楚地告訴了我們,開始讀上帝話語,在祈禱默思中去揣摩上帝話語,在生活中去觀察上帝話語所帶給我們的種種效應──它往往是現象的呈現,意念的啟迪,及現象與意念在心中所產生的感受。所以我們要去觀照那作用在身、心、靈各層面,也就是現象(身)、心念(心)、與心的感受(靈)個層面所產生的效應,也從中觀察這三者交互的作用關係。藉著這些觀照與學習,我們從中經歷神的帶領來認識自己,在體驗神的帶領中也認識神。 這句話的涵義真的很深,它告訴了我們靈性的實在,提示了我們如何經歷神,也告訴我們可以如何進入這探索,也就是開始進入上帝話語的探索。由此,我們也不難理解,上帝話語不是只是文字,我們使自己的心成為聖言的接受體時,我們的心開始去領受上帝話語時,是可以感覺到作用力的。學佛的人說是感應道交,跟隨基督的人說那是聖靈在心中運行,這是文字相的差異,說明的是在作用中是有交流的,也像是有生命在其中運作的。這也應該是我們在祈禱默思中可以常常去經歷與感受的。 在另一處聖尊說: 「凡履行信仰之途、渴求篤信之醇者,須潔淨自身,滌去塵間所有,即耳絕空談,意除妄念,心斷俗世依戀,目空必朽之物。他應信靠上帝,緊隨上帝,遵循上帝之道。如此,他才能配得神聖知識與領悟之陽的燦爛榮光,領受無形無限的一份恩典;因為,除非不再將凡人言行當作真悟與認知上帝及其眾先知的標準,否則,人永無望獲得萬榮者之知識,絕無法暢飲神聖知識與睿智之溪流,斷不能進入不滅之居所,亦不可得享上天親近與恩眷之杯。」 巴哈歐拉,毅剛經 2 這段話給了我們「信仰」的定義,告訴我們什麼是「篤信」。追求真信仰的心態是要潔淨自身,也就是遵從上帝啟示的律法與原則,滌去塵世所有,這裡主要指的是不追求外在的物質力量。耳要杜絕空談,意念要除去妄念,這裡指的是要開始對世間見與正道的正知正見要有分辨。我們要祈求神聖指引,給我們心靈啟迪,明白什麼是神所厭惡的,什麼是神所悅納的。這一定要有神聖引導,因為我們剛開始常常分辨不清什麼是來自自我,什麼是來自神聖啟迪。常常把來自自我的也當作是神聖來的啟迪。這認識自我的部分,我們一定要在煩惱升起時去細細的檢視自己的存心,看見有私心的地方,然後去放下它。我們也要去認識我們還有哪些屬世界的觀念,左右著我們怎麼看事情、怎麼處理事情。我們要常常祈求神聖護佑,在信靠上帝中操練放下與放空。聖尊說,只要我們放下屬肉體的本性,也放空世俗的偏知偏見,也就是這裡說的「不再將凡人言行當作真悟與認知上帝及其眾先知的標準」。我們要開始去認識上帝對人類的標準訂規,學習用神的角度看世界,也活出人該活出的標準。如此,我們就能進入神聖知識的殿堂,領受那在無形界域的無限恩典,也就是學佛者說的「發現自性的豐富」,跟隨基督者說的「進入應許之地──迦南美地」、「繼承神應許的產業」。達到這樣的境地,才是「進入不滅之居所」,才能「暢飲神聖知識與睿智之溪流」。 所以真信仰,不是只是相信有神,而是要在「相信神是萬物的主宰」這基礎上,在日常生活中經歷神話語的主宰、神的主宰,在經歷中因而對神產生了敬畏心。在信仰中,我們是會在經歷神的引導中更理解神的心意的,也會在神的引導中更理解真理,也就是對上面兩段真理有更深的領悟,也因而知道什麼樣的用心是行在真理道路上的。我們也會看見隨著對真理領悟的增加,我們也更清楚了什麼是屬肉體的,什麼是屬塵世的,有了分辨力就是我們的靈性洞悉能力在提升,看見自己的靈性生命在成長。我們也會因此看見自己在漸漸脫離屬肉體的本能與世界,性情在神話語的作用在起著轉變,有時我們說看見神在我們身上作的工。我們有愈多的洞悉,也就是我們在看見靈性實在在成為事實,我們在靈性實在的世界中也更認識了我們的造物主。這是靠洞悉靈性的實在而見證神的存在與偉大。這是靠學會使用理性能力運用在神聖的探索領域可得到的結果。真信仰是會有這樣的歷程的,我們也會真正達到開始對神有實在的認識的地步。

我們修心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我們修心要修什麼?所要達到的目標又是什麼? 也許有人會說,是「無我」,我們真的知道我們達到的是「無我」了嗎?我們是很難知道我們是不是「無我」,若我們心中沒有造物主。沒有造物主,我們就會以自己的觀點為觀點,自己說了算。今天的世界,因為思想的世界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所以行為也失去了標準。追求真理就是在認識思想的標準,以造物主的普世意識、普世聖智為標準。神洞察人心,也在困難挑戰中鑒察人心。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回歸正道,正道的正知、正見就是我們要認識的思想標準,也就是用對心的標準,這是神聖教育、宗教所帶給人類的。今天的法治是以行為作為標準在訂獎懲,上帝教導是要以正知、正見來治理民心,心的苦受與樂受本身就是一種獎懲,神聖導師要教導人的就是認識自身心的感受、而達到使人遠離帶來苦受的心念,活在心的安寧中。 所以追求真理,就是在生活所面對的困難與挑戰中,去認識神衡量人心的標準,然後調整自己的心(態),回歸那標準。用造物主維護創造界秩序的標準過生活,讓人心都回到那有序中,一切就會在造物主的大能中運作。 真理教導的根本是解決人心的問題,藉調心來改變人心,因而達到調整外顯的行為,這是心靈(內在生命)與肉體(外在生命)的生命一體之合一。所以誠實,就是我們要使想法與行動合一,若我們有改變世界的想法,我們要愈多的以行動去表達,有行動表達,才能使心靈世界與有形世界結合,有一致性的呈現,這是人類被創造及人類在創造界所該扮演的腳色,將無形、思想界域的一股力量,用行動使那上帝的榮耀在有形界彰顯,這是上帝僕役所要共同努力帶給世界的訊息。

See with Spiritual Eyes

We see and live based on our physical eyes. But what do we mean by seeing with “spiritual eyes”? What do our spiritual eyes see, and how can we improve our spiritual sight? While we may highly value our physical sight, we often forget our spiritual sight — the power […]

What happened we see today is the process to a new world order from Bahá’u’lláh今天世界發生的事是巴哈歐拉天啟新世界秩序體系建構的程序

Bahá’u’lláh’s own words proclaim it,巴哈歐拉親口宣告: “Soon, will the present day Order be rolled up, and a new one spread out in its stead. Verily, thy Lord speaketh the truth and is the Knower of things unseen.”「不久,當今的秩序就要翻騰起來,一個新制度將取而代之,舒展開來。你們的主所說的確是實言,它知曉一切隱秘之事。」 “By Myself, the day is approaching when We will have rolled up the world […]

Reflect

When the world pays most of their attention to the virus, they don’t see that from it God wants to awaken mankind to the right mindset and heart. The things which God allows to happen are often because we have wrong mindset which God wants to reveal to us. The […]

Tao Te Ching Chapter 81

81st ChapterWords that can benefit others are not beautiful; beautiful words (the words people like to hear) are not beneficial.Good men do not speak untruthfulness; those who speak untruthfulness are not good men.Those who are wise and full of knowledge won’t call themselves well learned men; those who call themselv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