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道德經 第 61 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ㄆㄧㄣˋ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譯文]大國要像居於江河下游那樣,使天下百川河流交彙在這裡,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靜定而勝過雄強,這是因為它居於靜定的緣故。因此,大國對小國謙下,小國人民的心就會歸向它;小國對大國謙下,就可以受到大國的保護與照應。不管是因為謙下而使民心歸向它,或因謙下而受到保護與照應,只要大國不起占有它國領土的貪慾心或過分想統治小國,且能養護小國,而小國也沒有貪慾心想在大國占有一席之地位或過分倚靠大國,如此大小國就能互蒙利益。大國特別應該謙讓小國。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顯聖者的風範猶如大國,我們就像小國,謙卑就會有神來的豐富與保護。但往往人失去小國風範,因為在乎自己的一席之地,想占有、想稱王,所以享受不到大國的保護與照應;或因為懦弱,只想受到神的保護,卻不願盡其職,也就取得不了進步。神是利益我們的,我們也要謙卑而不過份想控制、堅持用自己的方式或不盡責任而想完全指望神提供現成的或直接幫我們解決事情。這都非神悅納的。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60

60th ChapterGoverning a large country is like frying a small fish, you can’t keep stirring it. (When government keeps changing policies or doing unnecessary things it’s like stirring the fish.)If a ruler uses Tao to lead his people, ghosts (evil / idle fancies and vain imaginations) will have no power, […]

道德經 第 60 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譯文]治理大國,好像煎烹小魚,不能常常去翻炒它。用「道」治理天下,不能常常去擾民,這樣蠢蠢欲動的妄想與妄念(鬼神)就不靈了,起不了作用;不僅妄想與妄念(鬼)不起作用,而且妄想妄念所做的事(神)也傷害不了人。像這樣妄想與妄念下所滋生的事不會傷害人,有「道」的聖人也不會傷害人。這樣,未覺醒的(仍活在妄想妄念中者)和覺醒的有道聖人都不相妨礙。如此,毎個人都可以在祥和中依個人進程繼續進步,祥和中人們就可以在「道」的蔽蔭與恩澤下一起進步。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他們尚未求告,我就應允;正說話的時候,我就垂聽。豺狼必與羊羔同食,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塵土必做蛇的食物。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 ”這是耶和華說的。── 以賽亞書 65:24-25 當統治者以「道」治理天下時,經上說「他們尚未求告,我就應允」;「豺狼必與羊羔同食,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這意味著一切都不傷人、不相妨礙(鬼神不傷害人)。人尊崇道,道也會樂得尊崇道者。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59

59th ChapterThere is no one who serves humanity and serves God who does not meet the pleasure of God.Whoever meets the pleasure of God, we say is a person preparing for his life to come.Whoever is preparing for his life to come, is one who endeavors to acquire ideal virtues.Whoever […]

道德經 第 59 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愛惜),夫惟嗇,是謂早服(早為準備)。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譯文]為人類謀福祉而奉獻(治人)及服務上蒼(事天)的,沒有不受上蒼疼惜的。受上蒼疼惜,就是為來生作準備(早服)。為來生作準備的人,就是致力培養美善品德的人(重積德)。喜好培養美善品德的人,就沒有什麼不能克服、征服的。沒有事情不能克服的人,他的潛力是無窮的。潛力無窮的人,就可以像有國土的王能自給自足(可以有國),這樣的心地是與生命泉源的上蒼相連的(有國之母),生命有泉源的供給就能長久;這樣的人就稱他為「生命有深厚根基而穩定的人」(根深固柢)。找到生命泉源並扎根,這就是使生命長久(永恆)之道啊!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你該知道「俗世」一詞的意思,是指你不瞭解你們的造物者上帝,而將關注置於除祂以外的所有事物。反過來說,「來世」一詞,指的是使你穩健地走向萬榮所歸者、無與倫比者的上帝之事物。今日,妨礙你們熱愛上帝的事物,除了「俗世」之外無他。避開它吧!這樣你們才能被歸為蒙福者之列。一個人若想以世間的飾物來妝點自己,穿戴錦帽輕裘,享用塵世所提供的種種好處,這不至傷害到他,只要這些沒有造成他和上帝之間障礙的鴻溝。天上和地下一切美好的事物皆為上帝所創,為真正信仰祂的僕人而設。人們哪,吃吧,好好享用上帝允許你們享用的美膳佳餚,莫剝奪了自己享有祂的美妙恩賜。向祂表示感恩和讚美吧,做個真正感恩之人。 —巴哈歐拉 ,巴哈歐拉聖文選粹128 認識上帝,我們的心就會像「有國之母」;服務上帝,就是邁向萬榮所歸者,邁向「來世」,這是「早服」。這樣,我們的靈性生命就能「根深固柢而長生久視」。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58

58th ChapterWhoever does a lot of things to benefit the people without fanfare, will help his people to be simple and pure.Whoever is too demanding of his people and does not appreciate their effort, will cause his people to lose interest in working.Woe and felicity are interrelated with each other.Behind […]

道德經 第 58 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耶。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ㄍㄨㄟˋ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下。 [譯文]政治寬厚清明,人民就純樸厚道;政治嚴厲、苛刻,人民就抱怨、不滿足、參與的興致缺缺。看似災禍的事,上天的祝福卻在那裡頭;幸福享受裡頭,卻隱藏著災禍。誰能知道究竟是災禍還是祝福呢?它們並沒有確定的標準。對的事有可能忽然轉變為反常,善的忽然變成惡的。人們的迷惑,由來已久了。因此,有道的聖人、正直而不傷人,講廉正而不使人受傷(勸戒以利益人而不姑息),直率、自由而不放肆,光明顯耀而不炫耀。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聖尊說,人若要避免迷惑,當行「中庸之道」:   偉大之神曰:人子啊!上帝的信仰與其宗教的根本目的在於保障人類的福祉、促進人類的團結、培養人們之間的親善與友愛。莫讓它成為紛爭與衝突,仇恨與敵對之源。這是一條康莊大道,為堅固不移的基礎。建立在這基礎之上的建築,將永遠不受世界的機緣與變幻所毀損,無數世紀的變革也不能侵蝕其結構。我等之所願乃是世界各宗教領袖以及各國統治者能團結一致,起來為這個時代的改造和人類命運之重塑而努力。願他們深明時代的需要而共同協商。通過深思熟慮與充分的磋商,為這多病而飽受憂患的世界,投下急需的救藥……當權者必須對所有的事物採行中庸之道,任何逾越執兩用中的政策,都不足以產生有利的影響。譬如自由與文明之類的議題,不論有識之士如何正面地推崇它,重視它,一旦偏離了中庸之道,勢必對人類產生極為不良的後果。 —巴哈歐拉 ,巴哈歐拉聖文選粹110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57

57th ChapterIf a man wants to be a great leader, he must learn to follow the Tao.He must use weapons differently than is commonly done in the world, (Weapons are ominous things; they are not the tool of a noble man. He only uses them when there is really no […]

道德經 第 57 章

以正治國,以用奇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我無情而民自清。 [譯文]以「正道」去治理國家,是會用不同於世俗的方式用兵的(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然好事者以用兵為策。),以不擾害人民而取得民心。我怎麼知道這才是治國之道呢?根據以下這些要點:天下的禁忌越多,那麼百姓的創造力將受到限制,生命力就會顯得貧乏;人民的銳利武器越多,就愈顯君王的昏昧,國家就愈陷於混亂;人們愈奇巧、詭詐,奇奇怪怪的事就愈多;法令就會愈是繁多,這也愈顯示法令不再有約束力,盜賊不斷地在增加。 所以有道的聖人說:「我利益民但不擾民(無為),人民就能自然地被化育;我不奇巧、不興起事端(好靜),人民就自然歸正;我不驅策自己的權力佔有慾(無事),把人力物資消耗在兵器製作與戰爭,人民就會安康富足;我不驅策自己的物慾簡單的過生活(無慾),人們也就不會追逐物慾而也過著自然淳樸的滿足生活;我公平無有親情親重(無情),人民就不會倚仗人情、賄賂來掩飾胡作非為,社會就能清白做事。」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以「正道」去治理國家,就是服從天帝的誡命,信賴天帝的賜予,這是萬善之源。 信賴上帝,服從其誡命,滿足於祂的神聖意願及歡愉。此乃萬善之源。—巴哈歐拉 ,智慧之語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56

56th ChapterThose who know but talk only when it’s needed are wise. Those who talk a lot are not wise.A wise man knows to guard his five senses well, he knows when to close them and not let them become the “gateway” of desire.He endeavors to smooth his personality, 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