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第 61 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ㄆㄧㄣˋ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譯文]大國要像居於江河下游那樣,使天下百川河流交彙在這裡,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靜定而勝過雄強,這是因為它居於靜定的緣故。因此,大國對小國謙下,小國人民的心就會歸向它;小國對大國謙下,就可以受到大國的保護與照應。不管是因為謙下而使民心歸向它,或因謙下而受到保護與照應,只要大國不起占有它國領土的貪慾心或過分想統治小國,且能養護小國,而小國也沒有貪慾心想在大國占有一席之地位或過分倚靠大國,如此大小國就能互蒙利益。大國特別應該謙讓小國。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顯聖者的風範猶如大國,我們就像小國,謙卑就會有神來的豐富與保護。但往往人失去小國風範,因為在乎自己的一席之地,想占有、想稱王,所以享受不到大國的保護與照應;或因為懦弱,只想受到神的保護,卻不願盡其職,也就取得不了進步。神是利益我們的,我們也要謙卑而不過份想控制、堅持用自己的方式或不盡責任而想完全指望神提供現成的或直接幫我們解決事情。這都非神悅納的。 返回主(表)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