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道德經 第 81 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與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譯文]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有智慧知識的人不以為自己博學,自以為博學的人不是有智慧知識的人。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他欲為他人的利益去做,那些作為就愈利益他自己;他愈布施於人,就愈帶來他精神的富足。天道(上天的做事原則)是利益人的,而不是傷害人的(人們遇到的困難挑戰,是上天要利益我們的,不是傷害人的)。聖人的做事原則是使人獲益而不跟別人爭。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傾聽自榮耀之境傳出的聲音吧,它從那高聳於紮法蘭之地的天國聖樹上大聲呼喊:確然,除我之外別無上帝——那無所不能者、大智者。 世人啊!拋棄一切邪惡而緊握善美之物吧。你們要努力成為全人類的光輝楷模,成為人類之中上帝美德的真正提示者。奮起服務我聖道之人必須展示我的智慧,竭盡全力消除塵世的無知。在磋商中團結,在思想上一致。願每個清晨比其前夕更美好,每個明天比其昨日更富饒。人的價值在於服務與德行,而非炫耀財產與富有。要慎言,戒絕無謂幻念與俗欲;要篤行,摒棄狡詐與猜疑。勿將你寶貴的人生虛擲於邪惡與墮落之追求,亦勿專為一己之私利操勞。富足時須慷慨,貧困時須忍耐。逆境緊接成功,歡樂跟隨悲痛。無論老幼貴賤,皆須謹防懶散與怠惰,奉行有益於人類之事。要當心,勿在人們中播下不和之種子,或在純潔明亮之心田種下懷疑之荊棘。   ──  巴哈歐拉,智慧書簡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80

80th ChapterIf a leader is satisfied with a small country, even if there are weapons he doesn’t use them and if he treasures his people’s lives, the troops don’t need to travel far to claim more land.Even if there are ships and carts, people don’t need to use them much; […]

道德經 第 80 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譯文]若一個君主願意不擴張領土,不奢求很多人民尊崇他,那麼他的國土就有和平;即便他有武器也不須要使用它們,也不需要遠征而危害人民生命。雖然有船隻車輛,卻不必常常使用它們;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地方去布陣打仗;使人民回歸自然簡樸的生活。使人民滿足於自己的食物,以自己的方式打扮自己,在平庸生活中有自己的快樂。國與國之間相望(而不需要高牆作為國界),雞犬的叫聲都可以彼此聽得見(而不需要擔心侵犯),人民可以安居到老死(而相安無事)。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靈性之子啊!凡不是我所希望於你的,別向我祈求。從而滿足於我所賦予你的。因為,如果你能恬然自足,那是對你有益的。—巴哈歐拉 ,隱言經上18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79

79th ChapterDeep resentment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grievances;use morality to repay resentment.How can this be a proper solution?A sage keeps a receipt to save the evidence,but it is not for the purpose of making others to pay their debts.People who have morals are as tolerant as the saints who hold […]

道德經 第 79 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撤,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譯文]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還會殘留下殘餘的怨恨;用德來報答怨恨,這怎麼可以算是妥善的辦法呢?因此,有道的聖人保存借據的存根,但並不以此強迫別人償還債務。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據的聖人那樣寬容,沒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人那樣苛刻刁難人。天道沒有對任何人有特別偏好,但永遠是幫助有德的善人。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人與上帝的永恆聖約就像契約,上帝握有契約,卻不是為了跟我們討債,而是祂寬容的象徵,讓我們自己看見所領受的與償還的(回報於祂的)之對比。 返回主(表)頁面

道德經 第 78 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譯文]遍天下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者中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的,水的柔軟是沒有什麼可以取代它的。弱勝過強(可以接受暫時處於劣勢而等待時機,就能成就事情,而成為強者者),柔軟的真心勝過剛硬意識心,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這道理的,但是卻很少人能照這道理去做。所以有道的聖人這樣說:「能承擔人們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土的君主;能承擔人民禍災的人,才能成為天下(世界) 的君王。」世間之道(人道)與上帝之道(天道)是多麼不同啊!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 20:26-28 聖經中的先知及穆罕默德,這天啟的顯聖者巴孛、巴哈歐拉,都是「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最佳的典範。祂們承擔了在地上的侮辱,也接受了人們嫁禍給祂們的災禍,祂們是真真的天地寶座之主。祂們的地位不是屬地上的,而是屬天上的。祂們是上帝王國之主、祂們多坐在所屬之天啟的王位寶座上。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78

78th ChapterNothing in the world is softer than water.Although water is soft, it can penetrate the hard rock.There is nothing like it.If a man accepts to be in the inferior position and wait for opportunity,Then he can achieve success and become a strong one.The tender heart is above the rigid […]

Tao Te Ching Chapter 77

77th ChapterThe principle of the motion of Tao is like archery:When the angle too high, then put it lower.When the angle too low, then raise it higher;When bending it too fully, then reduce the bending;When bending it too little, then increase the bending.This is the principle of how Tao put […]

道德經 第 77 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以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譯文]上天的運轉原則就像張弓射箭,仰角過高時就將它壓低,仰角過低時就將它抬高。拉得過滿時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時就把它多補一些。天的定律是「有過多時就會去掉過多的,有缺少時就會補足它」。 世間的準則卻不是這樣,反而是「窮困的就更去損害他,富足的就去奉承他」。誰能夠把自己多有的恩惠施給天下人,只有尊從「道」的人才會這樣做。因此,有道的聖人他有恩典卻不據為己有,給人恩典卻不居功,他不希望人們錯把這樣的作為視為賢能,因為他只是恩典的傳遞者。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做你們的用人。 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馬太福音 23:11-12 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馬太福音 20:26-28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76

76th ChapterWhen a man is alive, his body is soft and flexible; when he dies, his body becomes hard and stiff.When trees and grass are alive, they are soft and pliable; when they die, they become stiff and unalterable. Therefore, being stiff and unalterable are the signs of death, a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