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道德經 第 66 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江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匯往的地方,乃是由於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夠成為百川之王。因此,聖人想要舉用人民,必須用謙下的言辭對待他們;要想引導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後面。所以,有道的聖人雖然地位居於人民之上,而人民與他做事時並不感到有負擔;他居於人民之前,而人民並不感到利益會受危害。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他而不感到厭煩。因為他不與人民爭權爭利,所以天下沒有人和他有爭端。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65

65th ChapterThe ancient sages did not teach people words, instead, they taught deeds.Words may become excellent as knowledge, but without deeds, they can’t become wisdom.People are difficult to guide because they mistake knowledge for wisdom.Therefore, a leader that guides his people only with words and knowledge can’t be a good […]

道德經 第 65 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譯文]古代善於為道的人,不是教導人民知曉智巧,而是教導人民淳厚朴實。人們之所以難於治理,是因為他們太誇大自己的智識。所以用智巧(誇耀智識)治理國家,就必然會危害國家,不用智巧(誇耀智識)治理國家,才是國家的幸福。了解以智巧治國及不用智巧治國兩種方式的差別,就有了治國準則,常知道怎麼用準則,就叫做「玄德(微妙的品德)」。「玄德」的用是深遠的,用玄德使事物復歸於真樸,然後才能達到順乎「道法自然」的極境。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以賽亞 55:8-9 老子說的那人的智巧,與天帝真樸的知識、智慧是有別的。所以神說祂的道與意念高過人的道與意念。人的智巧,就是世間道,天帝的智(知識),是出世間之道。真心與包容的心,就能漸漸提升而洞悉與領悟。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64

64th Chapter When things are in order they are easily maintained or managed.When signs of harm are not yet manifest they are easily prevented.When things (or ideas) are brittle they are easily shattered.When things are diluted they are easily dissipated.Prevent it before it happens; manage it before disorder takes shape.For […]

道德經 第 64 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判,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譯文]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和維護,變故沒有出現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驅散;解決事情要在它尚未發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亂象沒有產生以前就有預防措施。合抱的大樹,生長於還在細小萌芽狀態;九層的高台,從堆土築起;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每一步走出來的。 愈想有所作為的將會招致失敗,愈執著於己意的就愈會失利。因此聖人以無所作為的心去做,所以也不會招致失敗;無所執有、所以也就沒有失利了。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不會辦不成事情。 因此,有道的聖人幫助他想要幫助的、卻不有所欲求,不稀罕難以得到的貨物,願意學習一般人不想學習的,補救眾人所犯的過錯。以這樣順萬物的選擇去輔助萬物、利益萬物,卻不妄加干預。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政府應徹底了解其管轄的臣民的境況,依其功過授予相稱的地位。責成每一位統治者和君主要極為謹慎地考慮這個問題,以使背叛者不能篡奪忠信者的地位,掠奪者不得取代可信者的統治。——巴哈歐拉 ,光輝書簡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63

63rd Chapter To practice restraint (more deeds than words) we can act without appearing to act,do without saying we are doing,taste without emphasizing the taste,do big things with small actions,do more beginning with few things,respond to resentment with ideal virtues.To solve difficult issues, start with an easy task.To accomplish a […]

道德經 第 63 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譯文]培養「中道」可以這樣操練: 做而不感覺在做,處理事而不感覺在處理事,嘗(試)而不感覺在嘗(試)。做大事從小事著手,做多從少開始做起,以美善品德回應怨恨。解決困難的事從容易著手的地方入手,實現遠大之理想從細微繁瑣的地方入手。 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從微細繁瑣的部分開端。因此有「道」的聖人不貪圖做大事,所以才能做成大事。輕易給承諾的,就會常常不能兌現而缺乏信用;把事情說得容易的,就會常常碰到困難而使事情愈加困難。所以有道的聖人處理事情會用處理困難之事的心態小心去處理,也因此沒有處理事情的障礙。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存在之子啊!在你尚未被召審之前,要每天反省自身。— 巴哈歐拉,隱言經上31 每天反省自己,就是「作於易,作於細」,也才能「成其大」。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62

62nd Chapter Tao is the mystery of all His created things.The good man treasures Him, and the bad man seeks refuge from Him.Whether good or bad, Tao protects them all.Kind words can earn respect.Good deeds can earn honor.If Tao abandons no one, how can we abandon anyone? When an emperor […]

道德經 第 62 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譯文]「道」是所有天帝之創造物的奧祕,是善人所珍貴的珍寶,是不善人尋求庇護之對象(「道」庇護善人、也庇護不善人)。美好的言辭可以換來別人的尊重;良好的行為可以得人加冕(推崇)。沒有被「道」捨棄的人,那麼不善的人我們又怎能捨棄他們呢?因此,在天子即位、設置三公的時候,雖然有拱壁在先、駟馬在後的獻禮儀式,還不如把這個「道」進獻給天子。自古以來,人們所以把「道」看得這樣寶貴,不正是由於向天帝所祈求庇護的,都得以得到滿足嗎?就算有罪的人向祂祈求饒恕,祂不是也都赦免他們了嗎?就因為是這樣,天下人才如此珍惜「道」。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僕人,都受他的庇護。所有的人都是他恩惠的接受者。上帝對他所有的僕人都一樣仁慈。區別只是在於:有些人愚昧無知,必須接受教育,從而變得聰明起來。有些人還像孩子,不夠成熟,必須接受幫助,從而變得成熟起來。有些人患疾染病,必須接受醫治。但是,病患者卻萬萬經受不起錯醫誤診。兒童在發育時不得有扭曲和障礙。對無知者也不可給予苛嚴的責難和批評。我們必須求助於真確而靈驗的良藥佳方。 — 阿博都巴哈,弘揚世界和平 4/21/1912 演講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61

61st ChapterWhen a great country humbly treats the small countries, it is like a lowland where all streams will flow to it,every country will want to associate with it.If the great country nourishes small countries with feminine power, humble, with meekness and tranquility, then it can overcome rigidity and ea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