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第 56 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譯文]有智慧者不多說話,而處處發表意見的就不是智者。智者是知道守護五官,懂得關閉感官慾望的門戶;他會努力消除會傷人的言詞、態度與作為;也會努力解除內在會造成紛爭的偏見;即便他愈來愈有靈性光輝,他懂得內斂而不處處搶風頭;他使自己與別人沒有差別,這就是「道」的「玄同」奧祕。達到「玄同」境界的人,人親近也好,疏離也好,被善待也好,被傷害也好,被尊崇也好,被貶抑也好,都能如實接受當下的境遇(滿足於上天的安排)。超脫於世俗的利害得失,超脫世俗使他變得尊貴。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這裡的「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與道篇第四章的意義不同。道篇指的是天帝的特質 — 過於鋒芒的,天帝都會削弱他。而這裡德篇的意義,是我們須要培育的品質,也就是我們所須要努力斷的煩腦根源。 「存在之子啊!我的愛是我的堡壘。凡進入者便得安全與保障;凡離去者定會迷失並消亡。」—巴哈歐拉 ,隱言經上9「宣說之子啊!你是我的堡壘,進入裡面吧,你便獲得保障!我的愛在你身上,明白這點吧,你就會發現我在你身旁!」—巴哈歐拉 ,隱言經上10 若我們找到神的愛,就能在神的愛中而不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我們或怎麼對待我們。 有智慧者不多說話,聖尊這樣啟示: 寡言而多行,此乃信仰之真諦。確然,凡言過其行者,當知其生不如死。—巴哈歐拉 ,智慧之語 返回主(表)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