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所為我們安排的一切,用意及目標是「讓我們認識祂、學習放下自我來倚靠祂,與祂重新建立愛的關係。在祂的愛中轉變及感受生命的奇蹟;在祂的愛中看見自己被創造的特別與尊榮;在祂的愛中獲得生命之泉與生命之光,以滋潤長養我們的生靈之樹,成為茁壯而結滿果實(充滿美德)受祝福的果樹。」
上帝的做事法則就是祂愛的原則,祂為人類所訂的戒律是依祂的做事原則而訂,也是由世間法過渡到出世間法的方舟,藉以培養我們屬天、屬靈的特質,以回歸我們原本被創造的尊貴與榮耀。上帝給我們的生活考驗有兩種 : 一種是為了使我們回過頭來探尋祂,這種考驗會讓我們在迷惑中真想探尋生命的意義而“設計”,聖經裡「曠野的生活」即是這用意下祂所作的安排,在無人能瞭解的困境及孤立處境使我們對祂 (天) 呼喊,真正想探詢生命的新道路及為苦難找尋出路;通常也是在這種苦難當中,讓我們看清自己的軟弱與無助,認識自我的渺小。試著想想,當一切都很愜意時,我們曾幾何時會對自己生命的來龍去脈真正認真思考過,上帝藉由「震動」我們的環境以震醒我們,那是祂對我們的呼喚。這招喚每個人都有上帝認定的時間表及方式。
另一種上帝的考驗是對於已進入信仰的人設的,這是培養我們對祂的信心與忠誠程度而設計的。環境的考驗有著上帝不同的用意,真正走在信仰道路上的人,淨化心靈與放下執著是信仰初期的核心,種種考驗是以「放下再放下」為目標 : 放下物質與觀念的執著,放下在意別人的眼光,放下對別人的評斷,放下別人不公平的對待及所造成的傷害,放下爭競比較,放下偏見 (由生活經驗與知識累積所建立起的不同價值觀) 及對他人的見解評斷,放下為保護這不完美的自我所建立起的種種防衛機制,放下傷害所築起的那道牆並學會去原諒,放下在社會價值觀裡為不使自己及別人失望所背負的種種重擔,放下過去的不愉快,放下對環境無安全感的抓取(意圖掌控事情以填補內在的不安),放下不切實際的欲望追求…….每個放下的環境是祂針對每個人設計的,每個環境的挑戰並非挑戰環境本身,而是挑戰我們自己的內在執著與掙扎,「放下」這挑戰是屬靈的征戰,我們要戰勝的是這個屬地的自我。煩惱的真正解決方式,在於放下執著與心態調整。
這煉淨的過程,有苦也有樂 (苦與樂是我們自己的感受~苦是因對事情看不透,不了解實在;樂就像瞭解實在,知道問題出在哪,知道怎麼轉念與調整心態,有了智慧光照而能走出煩惱。);神給我們挑戰,也給我們度過挑戰的助手 (貴人或信仰靈的幫助) ;祂給的挑戰是依著我們當時的能力,祂從不會給超過我們能力範圍所及的挑戰。隨著一次次大大小小的考驗,讓我們來認識祂的愛,體會祂愛的方式及祂愛的力量,在祂的愛中醫治我們的創傷,在祂的愛中得安息(心的平靜),在祂的愛中由軟弱變剛強堅忍,在祂的愛中願意跟隨祂的教導(與祂立約,遵行祂的戒律),在祂的愛中愈來愈信靠祂 (信仰的提升) ,在祂的愛中讚美與感恩,在祂愛中愛我們自己、做我們自己,在祂的愛中有力量去愛別人,在祂的愛中獲得喜悅 (靈的快樂) ,在祂的愛中感受祂的恩賜與豐富 (變得滿足) ,在祂的愛中看見真理 (變有智慧) ,在祂的愛中讚嘆祂深不可測智慧的奧妙 (對祂的每一創造充滿奇妙與讚嘆),在祂的愛中滿意祂的一切安排 (知足) ,在祂的愛中為祂的「聖道」付出 (成為祂信靠的僕役) ,在祂的愛中融入祂的一體之洋(消融自我) …..
上帝的考驗是祂愛的原則,這也是一個心靈成長的過程。學放下的過程剛開始是不容易的,但更深地認識上帝及祂的美意與愛,困難臨到時勇於面對與解決問題,而非逃避抱怨;在生活中(順境與逆境)學會讚美與感恩,時時禱告,愛就會開始泉湧,奇妙的轉變就會開始發生,「祈求的,祂必垂聽」,「探尋的,他必得著」。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