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第 76 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譯文]生命是活的時候,它是柔軟的,生命死了時,他就變得僵硬了。草木在生命活躍時是柔軟的,生命漸漸死去時是漸漸變得僵硬枯槁的。所以剛硬的東西是走向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才是屬於生命換發的一類。因此,心剛硬的人,他的靈性生命是萎縮的;而心柔軟的人,他的靈性生命是富有生命氣息的。因此用兵逞強就是生命走向滅亡,就像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剛強的,反而居於下位,而柔弱的,反而居於上位。這是從物質(肉體生命)狀態來看精神(靈性生命)狀態的要訣。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眾僕啊!你們如同園中幼苗,因缺水而幾近枯萎。聖恩之雲正在施降天國甘霖,復甦你們的靈魂吧!言語須有行為相隨。誰接納聖友之言,誰便屬篤行之人。誰罔顧聖友之言,誰便朽屍不如。  — 巴哈歐拉 ,大同聖帳 當人們執意不接受上帝教導,就像僵硬枯槁的生命,聖尊說,會漸漸失去生命。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75

75th ChapterThe reason people are hungry, is because taxes are too high.The injustice and the greed of tax collectors cause people’s hunger and make their lives hard.The reason behind this is the false idea of success, and tax collectors seeking material reward as the sign of success, instead of serving […]

道德經 第 75 章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譯文]人民所以遭受飢餓,就是由於管理者吞吃、使人民賦稅太多,所以人民才陷於飢餓。人民變得難以治理,那是由於管理者追求表相的功績(以衣錦富貴作為成就表徵),而非真正服務人民,因此就會成為人民的不滿,人民也就難以管理。人民為求生存,走而挺險,這是由於管理者奉養過於豐奢,所以人民才會不再畏懼而挺而走險(反抗)。只有國家管理者不再以追求厚祿奉養,而是真正為民服務,這就是真正「愛養生命的人」 。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我已經命諭全體人類建立至大和平——這是保護人類的最可靠方式。塵世君主們應當一致堅守此命諭,因為這是保障各國各民之安全和福祉的至高手段。確然,群王們是上帝權能的顯現及其權威的啟端。我祈求萬能者仁慈扶助。讓他們做利於其臣民之事。關於此事,榮耀聖筆從前已有詳細解釋;將其付諸行動者,必蒙福佑。  — 巴哈歐拉 ,光輝書簡 「群王們是上帝權能的顯現及其權威的啟端」,若人們不再尊從君王,那就是君王未能做那「利於其臣民之事」而使然。堅守「保障各國各民之安全和福祉」之命諭的君王,並將其「付諸行動者」,聖尊說他「必蒙福佑」。 有時被壟斷的事業也會像是吞吃人民的稅收,而人民卻不知不覺。譬如,如果醫療體系被財團壟斷,醫院成為強制販售醫療服務之處所,以豐厚體系財團的收入,那就好像跟人民強徵稅收一樣,即使財團以服務人民為由,卻行貪圖私欲之實;雖表相看似愛護生命,但實際上是在危害自己的(靈性)生命。這種營業方式,是不真誠的。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74

74th ChapterIf men are not afraid to die (they don’t believe in God’s judgement),It is of no avail to threaten them with death.If men are afraid of death (they fear God’s judgement),then they won’t act to harm themselves.If people are taught the consequence they face when they disobey God’s rules, […]

道德經 第 74 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ㄓㄨㄛˊ),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譯文]當人民不再畏懼死亡時,用死來嚇唬他們還會有什麼作用呢?假如人民真的怕死,若有人犯下滔天大罪就以法律制裁而殺了他,那麼還有誰敢去犯滔天大罪?若常有專管殺人的人去執法,就不會出問題。若用個非專業的人去替代專管殺人的人所做的工作,這就叫做「使用不符合標準的替代者」,用替代者執行專業工作,那麼那個替代者就會傷害自己也傷害人。 當人民不再畏懼死亡時,用死來嚇唬他們還會有什麼作用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懼因果、敬畏神,對於為非作歹的人,以律法就能制止他們再犯,那麼還有誰敢為非作歹呢?經常有專業負責的專家去執行職務,那麼專業工作就能做好。若使用的沒有專職訓練的人去做須要專業的職務,那麼專職就不能被做好。這就叫做「使用不符合專業標準的人執行任務」 。用個不專業的人去執行國家的法,怎麼會有不對人民造成傷害的呢?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眾僕啊!下界是魔鬼的居所,當心啊,不要接近群魔。魔鬼意指那些剛愎自用之人,他們背負惡行,沉睡在疏忽之室。就他們而言,沉睡好過清醒,死去勝過苟活。 眾僕啊!摒棄自己的慾望,追求我所希望你們得到的。行路不可沒有嚮導,但也不要聽信每個嚮導。誤入歧途而失於正道的嚮導,何其之多!只有不受塵世羈絆、不顧一切阻礙而暢言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嚮導。 上帝之僕啊!你要離開陌生人,如此方能認出聖友。誰帶你離開聖友,誰就是陌生人。今日已非大祭司下令行權的日子了。你們的經書指出:在那日,大祭司將人們領入歧途,阻礙人們接近祂。誰看到光明並奔赴通往敬愛者的道路,誰才是真正的大祭司。這樣的人是仁慈的祭司,是全世界的啟迪之源。 — 巴哈歐拉 ,大同聖帳  群魔以死威脅人,群魔剛愎自用,群魔用人不當傷己也傷人。使人誤入歧途的嚮導,就像非專業的大祭司。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73

73rd ChapterBeing too bold with a rigid mind will lead to death.Courage to act with a tender heart will lead to life.Boldness or courage have different effects, harm or benefit, who knows which is which?Who knows the wisdom behind a thing that is set in motion, and the reason for […]

道德經 第 73 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譯文]勇於剛硬就會死,勇於柔弱就可以活,這兩種勇的結果,有得利的,也有受害的。上天不悅納的是什麼?有誰知道呢? 緣起這道理聖人都難以說明白(因為上天行其所好之事)。上天的做事原則是這樣的,與人不鬥爭的就反而能取勝;多做少說的,不祈求就會得到上天回應,不特別安排事情就自動到來,心安然的就會看見上天對事情都有籌劃安排。創造界寬廣無邊,沒有什麼上天不知道的,也沒有什麼事上天無法改變的。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敬畏上帝使人堅守善行而遠避罪惡。一旦宗教之燈變得晦暗,混亂與困惑便繼之而來;公平與正義、安寧與和平之燈光就不再閃耀。每一位真悟之人都會見證這一點。……上帝的子民啊!教化世界者乃正義,因為它由獎賞與懲罰這兩大支柱支撐。此兩大支柱乃是世界生命之源。  —巴哈歐拉 ,光輝書簡 世人啊!要知道,千真萬確,不測的災難緊隨而來,悲慘的報應把你等待。別以為你胡作非為能瞞過我的眼。以我的圣美之名!我的聖筆已用明明白白的字句,將你所做的一切銘刻於橄欖石書簡。 —巴哈歐拉 ,隱言經下63 因為他被自己的腳陷入網中,走在纏人的網羅上。—約伯記18:8 因此你們要在東方榮耀耶和華,在眾海島榮耀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名。我們聽見從地極有人歌唱說:「榮耀歸於義人!」我卻說:「我消滅了!我消滅了!我有禍了!詭詐的行詭詐,詭詐的大行詭詐。」地上的居民哪,恐懼、陷坑、網羅都臨近你。 躲避恐懼聲音的必墜入陷坑,從陷坑上來的必被網羅纏住,因為天上的窗戶都開了,地的根基也震動了。 — 以賽亞書24:15-18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72

72nd ChapterWhen people are not afraid of oppression, there will be a revolt.Don’t restrict people’s lives and don’t cut off their livelihood.If a ruler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the will of the people, then the people won’t hate him. Therefore, the sage is in charge of things, but does not […]

道德經 第 72 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自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惟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譯文]當人民不畏懼統治者的威迫時,那麼反抗壓迫就會到來。不要限制人民的安居方式,不要阻塞人民謀生的途徑。只有不阻礙人民的意願,人民才不會厭惡統治者。因此,有道的聖人自知而不自我表現(不見);自愛而不自以為顯貴(不威)。所以要捨棄會阻礙人民安居的事(自見、自貴),而選擇利益人民的事(自知、自愛)。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敬畏天帝,我們就會不自見(不敢自我表現),會不自貴(不敢顯威風)。「不自見」、「不自貴」是天帝的訓誡,遵守天帝之戒訓,才是成功之道,能夠成功地治理人民之道。 人子啊! 如果你愛我的聖美,就別忽視我的誡命。如果你要得到我的喜悅,就別忘了我的訓誡。 —巴哈歐拉 ,隱言經上39 人子啊! 除非你服從我們的誡命,謙卑的到我們面前,就算你遍歷那無邊的太空,遨遊那無盡的天宇,也找不著平安。 —巴哈歐拉 ,隱言經上40 人子啊! 謙遜地到我面前,使我得以臨幸你。為我聖道之勝利而奮起,使你在這世間得獲成功。 —巴哈歐拉 ,隱言經上41 返回主(表)頁面

Tao Te Ching Chapter 71

71st ChapterKnowing one’s own (spiritual) poverty, that is strength.Not knowing one’s own spiritual poverty is a shortcoming.It is a spiritual sickness if one lives with a shortcoming without knowing it.Most people live in sickness and they don’t know they are sick. The sage is not sick, because he knows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