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與默思的四種品質
我們祈求神聖引導,有時好像有看見引導徵象,有時又好像看不到,有哪些品質是我們需要去孕育的,才能使我們常常看見神聖引導?這裡就讓我們來談談這個問題。 這裡我們就用這張圖表來做說明。在阿博都巴哈的話語中,我們常常看到他說要超脫、要專注、要交託於神聖旨意、要熱情……這與我們祈禱與默思有什麼關係?在我個人的操練中,我發現,當我有太多舊有的觀念時,執意相信自己的經驗中所用的方法可以用來解決問題時,這就有了執著,就無法看見神有不同的方法處理事情。所以要尋求神聖指引來解決事情,我得學會放下舊有的想法,才能看見新方法,這是祈禱默思時在觀念與方法上的超脫。 我也發現,當我執意用舊有方法時,我的專注力就停留在世俗的方式,內在的兩種聲音,往往世界的聲音會超過聖靈的聲音。若我把注意力集中在默思神聖話語,可以幫助我接受聖靈的啟迪;若我想的是過去的經驗告訴我的,世界的聲音就會大過神聖的啟迪聲音,結果是──我還是用世界的方式在解決問題。所以我對專注力的理解是,常常想起上帝話語,就能得到神聖啟迪,上帝話語是祈禱默思時要專注的。 無條件交託於上帝旨意,上帝旨意是什麼,我們往往搞不清楚。我發現,當事情發生時,若我的心還不願去面對時,我就會一直想著是別人的錯,在這種情況下,事情就永遠不能解決。阿博都巴哈說過,我們要滿足於上帝的安排,若我們能接受「上帝允許事情發生」的事實,且接受這事情上有我們學習的功課,這種接受事實是一種交託的心態。我們的心能接受事情,心也才能平靜下來,開始去理解與尋求解決之道。 追求靈性的熱情,我以為是正向面對事情的態度。我們所生活的塵世,是不圓滿的,所以常常要面對事情,並處理事情。處理的不僅是事情,還有那看不見的人心的心態。試想想,若沒有學習的熱情,又怎會有動力繼續作服務的工作呢?這種熱情,不僅需要有學習的熱情,也要有追求神、認識神的愛的熱情。因為更多認識神的愛,那愛才是我們熱情的動力,這要在祈禱默思中去孕育,祈禱默思中的與神交流,就是在培養與神的關係,這是藉由心靈的交流而達到的關係培養與愛的熱情的培養。 超脫是一種定力,專注力是一種定力,交託於上帝旨意也可以使心安定下來,熱情的追求神聖引導與靈性成長也需要心安定在一個方向上。所以若想在祈禱默思感覺到神聖引導,安定心是先決條件。「安定心」可以考慮的方方面面,我們可以從觀念、方法的超脫,專注在神聖話語默思以獲得神聖啟迪,交託並接受神的安排(神為我們擺設的環境),在環境中面對挑戰與學習。這是一種面對事情的心態,當我們有接受與面對的心,祈禱與默思就能更幫助我們進入神聖引導,在神聖引導中看見神如何引導我們,也因此更認識神,開始可以感覺與神關係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