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博都巴哈說,生命有兩種──肉體的與靈性的;本性有兩種──肉體本能的與神性的;光明有兩種──來自太陽的與真理之陽的;世界有兩種──偶然的與靈性的;施洗有兩種──水的洗禮與聖靈的洗禮;奧秘有兩種──有形創造界的與無形上帝世界的;夢境有兩種──反映塵世現實的與反應靈性狀態的;科學有兩種──物質的與神聖的;教育有兩種──學科的與靈性的……這在說明實在有兩種,物質的與靈性的,而上帝教導的真理,是涵蓋有形與無形創造界的,儘管人們肉眼看不見無形界域,但無形界域的種種多能在有形界域找到徵象。所以追求真理,我們必須在上帝話語中領悟出兩種實在,理解上帝話語中對兩種實在性的意義表達。
人心是屬內在的,人的行為是屬外在的,人心的狀態會反映在他的思想,思想會成為言詞與行動而對世界帶來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會在人與人之間會產生影響,而這影響又是心靈層面的;這影響在心靈起作用,又會回饋到人的行為舉止上,成為外在的。人心狀態,往往是隱藏的,所以世界的問題解決之道,往往只是表面的。這天啟,巴哈歐拉把靈性實在、心的作用很明白的告訴我們,但只有我們誠實的面對自己,去看透肉體本能的面紗,我們才能發現自己的外在舉止都在反映自己內在的狀態。今天上帝教導,是要幫助我們做個真誠的人,誠實面對自己,不再包裹自己,也勇於面對自己的不足,不怕被糾正,能在上帝話語中更認識自己,也接受自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時,也要去接受別人的不足,知道我們都有同樣的苦楚,希望因此能從互相防衛的狀態轉為互相幫助的狀態。
人之兒女啊!你們知不知道我為什麼用同樣的泥土塑造你們嗎?誰都不能自以為比別人更優越。你心裡該常多沉思你們是怎樣被創造出來的。既然我用同樣的質素造生了你們,你們當有如一個靈魂,用同樣的腳走路,用同樣的嘴吃飯,住在同樣的土地上,如此從你的內心深處,從你的舉止行為,顯現出一體的表徵與超然物外的精神。這就是我給你的訓誨,光之眾民啊!留意這訓言,你便能從奇妙榮光之樹上,採擷那神聖之果。
巴哈歐拉,隱言經上 68
我們都是泥土塑造的,所以我們都有肉體的本能,猜疑、自是、軟弱退縮、好安逸而不喜歡變遷的環境,認知多受限於感官,侷限在自己所經歷裡的認識,喜歡掌控而不喜歡服從,爭競而不能有成人之美(忌妒),情之愛與恨的交織….這些都是泥土來的特質。神要我們都認識自己的這些肉體的本能,然後接受彼此都有這些本能,且知道彼此都有相同的難處,從排斥彼此能變得接受彼此,且因而能鼓勵彼此,並在成長路上互相協持,這就是這裡巴哈歐拉所說的「你們當有如一個靈魂,用同樣的腳走路,用同樣的嘴吃飯,住在同樣的土地上」。
上帝的創造沒有一樣開始就是完美的,這是實在,是真理,只有我們去接受這實在,接受每個生命都是在不完美中獲得上帝的孕育,知道不完美只是過程的現象,上帝創造是完美的,因為祂給每個生命都有經歷從不完美到完美發展的歷程。若我們多能體認到上帝創造是完美的,而那完美是展現在生命的不斷進步與無限進步的狀態中。如此,我們就會把目光放在追求進步,而不是抱怨不完美。巴哈歐拉說:「如此從你的內心深處,從你的舉止行為,顯現出一體的表徵與超然物外的精神。」也就是有了「接受彼此、並能彼此扶持」的一體展現。
靈性之子啊!我首要的訓言是這樣的,你要有純潔仁慈而光明的心,這樣,才能成為亙古不變的,不滅的,永恆的。
巴哈歐拉,隱言經上 1
一體與團結的展現,是需要我們都認識到彼此都有肉體本性的支配,每個人多在努力掙脫那支配,所以接受彼此的不足很重要。如此,我們才能使層層包裹的心,不再需要包裹束縛它。不遮遮掩掩了,我們才能有誠實的心;不遮遮掩掩的心,就是純潔仁慈的心,那是光明的心。塑造這樣的環境,給彼此都能呼吸聖靈氣息的環境,是需要我們自己努力走出自己的困綁,也要努力不用自己的觀念去綑綁別人,兩方面的努力才能達成的。而這努力,是靠物質與靈性兩實在的認識,學會用靈性駕馭物質本性而達成的。這是使生命回歸兩個實在中的和諧,達到真正的和諧與祥和。認識兩種實在,同時看透兩種實在,這是上帝所教導的真理,活出一體,就是懂得活在兩個實在中。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