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義與正直有何區別 〉一文中,我們提到──世間的法治並不能完全達到公平,有時還使人蒙冤,因為人心的問題若在行為上得不到證實,就不會有結果。世界的法治,並未採取調整心態的靈性教育,所以這問題一直存在著。神鑒察人心,神審判是公正的,因為神點出了人的人心問題,讓人看見自己的問題而調整心態。調整心態才是人心行的根本解決之道,那是可以也解決人行為的問題的。
為什麼人容易把指頭指向對方、關心別人的是非甚於自己的呢?當人心向外時,關心的只是外面的事情,解決事情的方法就是外面的資源。但人類被創造,是有心靈的力量的,但那心靈的力量要靠人對自己的心的作用有認知而去發現那力量的,也去使用那力量。心向著外頭,就會是一種心態,那是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的心態;心追求真理、正道,就是要去發現可以換一種心態,這是上帝派遣先知、顯聖者到人間要教化人類的靈性教育。只有我們接受靈性教育,進入心靈探索,才能知道用神創造人類的標準來轉念,改變面對事情的心態。體驗那轉變心態所得到的快樂,我們才能活在那安寧。聖尊說:
「靈性之子啊!不要傲視窮苦的人,因為我已在其途徑上引導他,但見你卻困於邪惡之境,永陷狼狽之中。」
「生命之子啊!你怎能忘記自己的過失而忙著別人的疪病?凡這樣做的,要為我所詛咒。」
「人子啊!只要你自己還是罪人,就別吹求別人的罪過。如果違背這個誡命,你將受詛咒,我為此作證。」
巴哈歐拉,隱言經上 25-27
自是是一種心態,它會產生一種行為結果,神說那是很狼狽的,神是這麼看我們的自是。我們可以包裝自己,但神看我們,卻像是穿著破舊衣服的靈魂。傲視窮人,靈性的意義就是我們自己心靈是貧窮的,那反照的是我們自身心靈的狀態,也是神眼中的我們。所以當我們忙著別人的疪病時,其實心在反照的,在告訴我們的,就是我們也有同樣的疪病,心靈的疪病。我們活在那疪病中,心怎麼會安寧呢,怎麼會有幸福感呢?心常常擔心受怕著,心沒有平安,常常有擔心害怕,要防備什麼的,這就是神說的詛咒了,也就是佛家說的因果。因果是達到心的層面的,它是從心產生作用的。
很多事情我們可以類似於這樣地去觀照,譬如說,我小孩,有一段時間的行為讓我產生很大的煩惱。那些煩惱的反照,後來我發現,是在反照我心靈層面的問題,反照的是我與神的關係。所以每次煩惱升起,我就去想想我與神的關係是不是存在這樣的問題,藉著思索怎麼調整自己與神的關係,也去調整那心態。後來我也發現,那些煩惱淡了。行為還在,但並不會影響我,也多了一層對人性的理解。神是藉由調整心態幫助我們認識真理中有關心態的問題,我們用神的話來調整心態,用神說的心態過生活,我們也就不知不覺在神的帶領中活在真理了。所以理解真理,用真理解決人心的問題,就是看見自己的心態,理解神的標準,知道神希望我們用的心態,然後用那心態過生活,這種在困難與挑戰中學習調心的過程就是學習真理,理解真理,因而進入真理、行在真理的過程。我們也是在這過程,因而了解神啟示真理的心意,也因而認識神的愛。也因而開始學習用神的眼睛看與衡量人心,用神的標準來用心。
神衡量的標準是什麼?神又是怎麼看我們?什麼是神以為好的方式?認識上帝的旨意就在其中。我們說要行在上帝的旨意,我們是要去認識上帝的旨意的。巴哈歐拉的《隱言經 》就是在告訴我們這些。神是信實的,有些《隱言經 》的話我們讀了會感覺不舒服,因為自我被神說透了是不舒服的,我們又常常因此不用它衡量自己,而又往外去衡量別人。所以神又說,我們是「叫別人行公義而自己卻是胡作非為的人」,神是很清楚我們的心的。
從《隱言經 》,神說出了我們的心態,那就是我們在神眼中神怎麼看我們,神告訴我們祂所厭憎的,那就是違反、觸犯神性情的,那都會有被制止的時候的,那也就是緊跟在後頭的更大的困難與挑戰的。從《隱言經 》我們也可以去理解神創造的人的樣子,祂期望我們學會的、能活出受造物該有的樣子,那其中也是神維護其創造界秩序的原則。當我們去認識這些時,我們就會發現神處理人心是有原則的,而真理在教導我們的,就是回歸神處理人心的原則。我們看事情是無常的,在神那裏,那原則是不變的。在我們學習用真理來解決人心問題時,我們就會對原則開始有認識,也開始看見什麼是「不變的」,「無常」中的「常」。「真理」是不變的,不會被廢去的,真理是屬上帝國度的,在上帝國度中,我們就會看見靈性實在中的「常」。若我們眼睛只是看世界,是只有生滅與無常。
在中國的傳統教導中,我們學習五倫的關係,我們也認識關係中是有雙方要履行的義務,要負起的擔當,該有的心態。同樣的,真理中教導的,有著人與神關係的教導。只有進入真理,人與神的關係才能正常化,這是生為人類需要知道的。永恆聖約也是建立在這基礎上,我們因為認識自己與造物主要有一個正常的關係,也願意去履行自己的義務、並擔當人類的職責,如此我們才能成為神在地上的託付,也體悟神創造人類為什麼說人是「四大」之一。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創造我們的創造主最偉大(虛無),祂創造的天界(無形、靈性世界)、地界(有形、物質世界),人是來往天上、地下為神託付工作的創造物。人在創造界的角色是崇高的。我們要去認識自己與造物主的關係,回歸正常關係,才能擔當那角色,認識造物主對人類的神聖信託。有這認知,我們又怎會去搶奪人心、侵占心田呢?
「人子啊!不要脫去我聖美的衣袍,不要喪失那份我本要分給你的奇妙泉源。否則,你將永遠乾渴。」
巴哈歐拉,隱言經上 37
願神保守我們!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