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譯文]
「道」是所有天帝之創造物的奧祕,是善人所珍貴的珍寶,是不善人尋求庇護之對象(「道」庇護善人、也庇護不善人)。美好的言辭可以換來別人的尊重;良好的行為可以得人加冕(推崇)。沒有被「道」捨棄的人,那麼不善的人我們又怎能捨棄他們呢?因此,在天子即位、設置三公的時候,雖然有拱壁在先、駟馬在後的獻禮儀式,還不如把這個「道」進獻給天子。自古以來,人們所以把「道」看得這樣寶貴,不正是由於向天帝所祈求庇護的,都得以得到滿足嗎?就算有罪的人向祂祈求饒恕,祂不是也都赦免他們了嗎?就因為是這樣,天下人才如此珍惜「道」。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僕人,都受他的庇護。所有的人都是他恩惠的接受者。上帝對他所有的僕人都一樣仁慈。區別只是在於:有些人愚昧無知,必須接受教育,從而變得聰明起來。有些人還像孩子,不夠成熟,必須接受幫助,從而變得成熟起來。有些人患疾染病,必須接受醫治。但是,病患者卻萬萬經受不起錯醫誤診。兒童在發育時不得有扭曲和障礙。對無知者也不可給予苛嚴的責難和批評。我們必須求助於真確而靈驗的良藥佳方。 — 阿博都巴哈,弘揚世界和平 4/21/1912 演講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