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欲歙(ㄕㄜˋ)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勝剛,弱勝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譯文]
想要使他收斂,必先擴大他(使他知道中庸的好處);想要削弱他,必先加強他(使他知道中庸的好處);想要廢去他,必先抬舉、興起他(使他知道中庸的好處);想要奪取他,必先給予他(使他知道中庸的好處)。知道這個「道」的屬性的人,不被財權所誘惑,也知道怎麼適當地用它們,那我們就稱這人「微明」。柔弱是戰勝剛強的。(收斂、知止的柔弱是比奪取、占有的剛強更迎合人心的。)
魚的生存不可以脫離池淵 ,人的生命不可脫離「正道」(人的靈性生命不可脫離「道」,生命之於「道」就像魚之於水,「道」是內在生命的活水) 。國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拿來作為嚇唬人民、使人民服從的工具,這是與「道」的「使人心安寧」相違背的。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過於擴張,人就會知道收斂的好處;過於強大,人就會知道適當的好處;過於被抬舉,人就會知道職位符合自己能力的好處;收到太多,人就會知道適量擁有的好處。大多數的我們,都在嚐到苦頭後,才知道回到中庸的好處。
人子啊!不要踰越你的界限,不要希求那不適於你的。俯伏在上帝聖容尊前,那至高全能的主。 ── 巴哈歐拉,隱言經上24
當權者在政策上也當採行中庸之道,過於強調什麼或放任什麼,都會有「物極必反」的作用。
當權者必須對所有的事物採行中庸之道,任何逾越執兩用中的政策,都不足以產生有利的影響。譬如自由與文明之類的議題,不論有識之士如何正面地推崇它,重視它,一旦偏離了中庸之道,勢必對人類產生極為不良的後果。 ── 巴哈歐拉,巴哈歐拉聖文選粹 110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