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第 18 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
人不再行在真理、正道了,就開始有人提倡仁義;人們愈是想表現知識與智慧,巧詐偽善就出現了;因為人倫關係六親失和了,才開始有人提倡孝慈,且顯出孝慈的重要;國家陷於混亂,才會看見忠臣的重要。

與經書意義之連結

經上說:

「敬畏上帝,懼怕祂的懲戒與懲罰,以及領悟祂的正義與命諭。此乃智慧的真諦。」—巴哈歐拉,智慧之語

遵循大道者要敬畏上帝,如此才能領悟仁義。也就是說,社會缺乏仁義,是因為人們遠離上帝的教導,對上帝沒有敬畏心。這段經文也告訴人們,遠離上帝的教導是沒有真智慧的;失去「大道」時,人們所賣弄的智慧是非出於真理的。經上另一段話說:

「信賴上帝,服從其誡命,滿足於祂的神聖意願及歡愉。此乃萬善之源。」 —巴哈歐拉,智慧之語

從這經文告訴我們,真正的忠臣是萬善之源,而要成為萬善之源就要回歸「大道」,要信賴上帝,服從上帝的誡命,滿足於祂的神聖意願及歡愉。

上帝所眷愛的人們必須對同胞寬容,純潔脫俗、一塵不染,誠懇公正,以致世人都公認他們就是上帝在人間所託付的受託者。—巴哈歐拉,巴哈歐拉聖文選粹115

返回主(表)頁面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