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老子「道德經」的精神,順「常道」,一切就會在天帝護佑下,自行化育而有序運作。順「常道」,人類就有源源不絕從天帝來的力量。
回歸「常道」,老子把它分成三方面:
1. 教導國君如何成為好國君
2. 臣子如何做個好臣子
3. 人民如何成為好子民
回歸天帝教導的「常道」,天下就能「自化、自正、自富、自樸、自清」,人類仰賴的是天帝的力量。
「常道」就是維繫天下有序的那不變「心法」,天帝統攝的是「人心」,道德經探索的是心與心的緊密連結。道德經講治國「心」法,不僅強調君主、臣子、與人民之間心的連結,那其中也蘊藏著人與天帝的關係。在「常道」下,外在,看似世界受君王的統治;而實質上,君王藉者「道」的施行,使人心因此回歸天帝的統治。以「聖道」教化人民的君王,那君王就是天帝旨意在地上的執行者。當人心接受著「道」的統御,也就是接受天帝的統御,人們會因此得到天帝的庇祐,這是永恆的庇護。
今天世界尚未和平,民心尚未得到安寧,因為人們偏離了「常道」、遠離的天帝,人心間的連繫力量薄弱。「道」本身就是連結人心的力量,若使「常道」進入人心,就能使聖靈的力量成為連接人心的力量。
世界就像一個軀殼,沒有了「常道」的精神,就會成為沒有神聖氣息的軀殼。人類被創造是為了展現他被賦予的那神聖氣息,有形創造若有了人類展現出的靈性理想品質與神聖氣息,就能使創造藉增添天帝的光輝與榮耀,這是人類被創造的實在── 莊嚴淨土、榮耀創造人類的創造主,天帝。
協助人類認識自身的實在,是上帝教導的核心;回歸「常道」,是人類生命與精神延續的命脈。今天,科學與人文教育已帶來了相當的物質文明,當今人類更須要靈性教育以連結人心,這可以促進人類的精神文明(神聖文明)。這兩種教育,就像鳥的一雙翅膀,要同時鍛鍊,人類世界方能享有物質幸福中的安寧,有了心靈的安寧,才能享有永恆的幸福。使人心得到安寧與祥和,這是上帝教導的目標。
